中国进出口银行关于印发《关于修改我行业务统计制度的补充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30 09:53:35   浏览:804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进出口银行关于印发《关于修改我行业务统计制度的补充规定》的通知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关于印发《关于修改我行业务统计制度的补充规定》的通知

1996年12月26日,中国进出口银行

各部、室:
根据人民银行《关于按新的指标体系报送金融统计数据的通知》以及《关于1997年金融统计制度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的要求,我行制定了《关于修改我行业务统计制度的补充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新统计指标将于今年12月20日至25日模拟报一次(报1996年9月份的统计数据),明年1月份正式实行。为了保证新旧制度顺利衔接,人行要求明年一季度实行新、旧统计报表并行报送的办法,从4月份开始正式改按新指标体系报送报表。明年1月25日之前报送1996年月报结转数时和3月25日之前报送1996年季报结转数时,均按新、旧报表两套指标并行报送。
为保证我行向人行报送结转数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关部门报送计资部结转数的时间拟定为:月报结转数于明年1月20日之前报送;季报结转数于明年3月20日之前报送。涉及月报结转数的基础统计报表包括:中国进出口银行人民币业务基础统计旬(月)报表(进出银基统10表)、1996年末人民币业务会计月计表。涉及季报结转数的基础统计报表包括:中国进出口银行人民币业务基础统计季报表(进出银基统11表)。请各有关部门分别按照业务分工及时编报。
特此通知。

附:关于修改我行业务统计制度的补充规定
为了适应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统计工作,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数据信息,实现中央银行对金融信息采集和加工的“归口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7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对人民币业务(除保险外)实行全科目上报统计数据的制度。保险业务和金融机构的外币业务全科目上报统计数据的时间定于1998年,1997年仍按现行口径编报报表。
现根据人民银行《关于按新的指标体系报送金融统计数据的通知》(银发〔1996〕335号)和《关于1997年金融统计制度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银调发〔1996〕46号)的要求,结合我行实际情况对统计制度作如下补充和修改:
一、为满足全科目上报统计报表的需要,增设以下统计报表:
(一)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业务旬(月)统计报表(综统15表);
(二)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业务统计季报表(综统16表);
(三)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业务统计年报表(综统17表);
(四)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业务基础统计旬(月)报表(基统10表);
(五)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业务基础统计季报表(基统11表);
(六)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业务基础统计年报表(基统12表)。
二、根据人行要求和我行内部管理的业务需要,原《关于我行业务统计制度的通知》(进出银计发105号)中所规定的统计报表仍继续编报,但《中国进出口银行人民币统计项目报表》(进出银综统5表)、《中国进出口银行外汇统计项目报表》(进出银综统6表)从1997年5月份开始停报。
三、根据我行保险业务发展需要,在外汇保险业务月报表和人民币保险业务月报表中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目下增设两个明细项目,分别为:1.短期出口信用(特定式)保险;2.短期出口信用综合险。修改后的统计报表格式附后。
四、统计报表的报送频度分为:旬报、月报、季报、年报。
五、对统计报表的报送时间作如下调整:
(一)综统表部分。报送时间分别为:旬后5日内、月后6日内、季后20日内、年后3个月内。
(二)基统表部分。为了保证我行在人行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报送统计报表,我行有关部门按新指标体系报送给计资部的基础统计报表的报送时间拟分别确定为:旬报为旬后3日内,月报为月后4日内,季报为季后15日内,年报为年后2个月内。
六、报送方式
(一)按照人民银行要求,新统计报表的报送方式为远程通讯和书面形式并行,以书面形式报送报表要加盖主要负责人的印鉴。
(二)各基础统计报表的报送方式统一采用软盘和书面形式并行办法,书面报表要由部门负责同志签字或盖章。
七、执行时间
本补充规定于1997年1月1日起执行。
附件:一、新增设的统计报表格式
二、统计项目与会计科目、基础统计项目对照表
三、新增设的统计报表编表说明及统计项目解释
四、中国进出口银行外汇保险业务月报表(进出银综统
9表、进出银基统7表),中国进出口银行人民币保险
业务月报表(进出银综统10表、进出银基统8表)

附件:一 中国进出口银行人民币业务旬(月)统计报表
( 年 月 日)
进出银综统15表
金额单位:万元
制表部门:
--------------------------------------------------------------------------------------
|序号| 地区编码 | 统计编码 | 统计项目 |金额|
|----|--------------|------------------|----------------------------------|----|
| 1|000000h|111000000|一、资产类总计 | |
| 2|000000h|111100000| (一)流动资产 | |
| 3|000000h|111110000| 现金 | |
| 4|000000h|111120000| 银行存款 | |
| 5|000000h|111140000|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
| 6|000000h|111141000| 存放中央银行存款 | |
| 7|000000h|111160000| 存放同业款项 | |
| 8|000000h|111161000| 存放商业性银行同业款项 | |
| 9|000000h|111161100| 存放国有商业银行 | |
|10|000000h|111161200| 存放其他商业银行| |
|11|000000h|111180000| 拆放同业 | |
|12|000000h|111183000| 拆放金融性公司 | |
|13|000000h|111183500| 拆放其他金融性公司 | |
|14|000000h|111190000| 短期贷款 | |
|15|000000h|111198000| 其他短期贷款 | |
|16|000000h|111198I00| 其他类短期贷款 | |
|17|000000h|1111E0000| 外汇买卖 | |
|18|000000h|1111E4000| 兑换 | |
|19|000000h|1111F0000| 应收及预付款项 | |
|20|000000h|1111F1000| 应收款项 | |
|21|000000h|1111F1100| 应收帐款 | |
|22|000000h|1111F1110| 其中:应收利息 | |
|23|000000h|1111F1200| 其他应收款 | |
|24|000000h|1111G0000|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 |
|25|000000h|1111I0000| 其他流动资产 | |
|26|000000h|1111I9000| 其他类流动资产 | |
|27|000000h|111200000| (二)长期资产 | |
|28|000000h|111210000| 中长期贷款 | |
|29|000000h|111216000| 其他中长期贷款 | |
|30|000000h|111216800| 特种贷款 | |
|31|000000h|111216F00| 其他类中长期贷款 | |
|32|000000h|111216H00| 卖方信贷 | |
|33|000000h|111220000| 逾期类贷款 | |
|34|000000h|111280000| 固定资产净值 | |
|35|000000h|111281000| 固定资产 | |
|36|000000h|111282000| 累计折旧(减) | |
|37|000000h|111290000| 固定资产清理 | |
|38|000000h|1112A0000| 在建工程 | |
|39|000000h|1112B0000|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 | |
|40|000000h|1112D0000| 递延资产 | |
|----|--------------|------------------|----------------------------------|----|
|41|000000h|113000000|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总计 | |
|42|000000h|113100000| (一)短期负债 | |
|43|000000h|113110000| 活期存款 | |
|44|000000h|113112000| 商业存款 | |
|45|000000h|113112200| 外贸企业存款 | |
|46|000000h|113112210| 进出口企业存款 | |
|47|000000h|113130000| 向中央银行借款 | |
|48|000000h|113131000| 一年期 | |
|49|000000h|113132000| 六个月 | |
--------------------------------------------------------------------------------------
负责人: 复核: 制表人:
制表日期: 年 月 日
续表
--------------------------------------------------------------------------------------
|序号| 地区编码 | 统计编码 | 统计项目 |金额|
|----|--------------|------------------|----------------------------------|----|
|50|000000h|113133000| 三个月 | |
|51|000000h|113134000| 二十天 | |
|52|000000h|113150000| 同业拆借 | |
|53|000000h|113153000| 金融性公司拆入 | |
|54|000000h|113153500| 其他金融性公司拆入 | |
|55|000000h|113190000| 应付及暂收款 | |
|56|000000h|113191000| 应付款项 | |
|57|000000h|113191100| 应付工资 | |
|58|000000h|113191200| 应付福利费 | |
|59|000000h|113191300| 应交税金 | |
|60|000000h|113191500| 应付利息 | |
|61|000000h|113191600| 应付债券利息 | |
|62|000000h|113191700| 预提费用 | |
|63|000000h|113191900| 其他应付款 | |
|64|000000h|1131A0000| 外汇买卖 | |
|65|000000h|1131A4000| 兑换 | |
|66|000000h|1131E0000| 保证金 | |
|67|000000h|1131F0000| 其他流动负债 | |
|68|000000h|1131FA000| 其他类流动负债 | |
|69|000000h|113200000|(二)定期负债 | |
|70|000000h|113220000| 发行中长期债券 | |
|71|000000h|113221000| 中长期金融债券 | |
|72|000000h|113221100| 其中:中长期政策性金融债| |
|73|000000h|113250000| 其他长期负债 | |
|74|000000h|11325A000| 其他类长期负债 | |
|75|000000h|113300000|(三)各项准备 | |
|76|000000h|113310000| 坏帐准备 | |
|77|000000h|113330000| 呆帐准备 | |
|78|000000h|113400000|(四)所有者权益 | |
|79|000000h|113410000| 实收资本 | |
|80|000000h|113420000| 资本公积 | |
|81|000000h|113430000| 盈余公积 | |
|82|000000h|113440000| 公益金 | |
|83|000000h|113450000| 未分配利润 | |
|84|000000h|113460000| 本年利润 | |
|85|000000h|113461000| 利息收入 | |
|86|000000h|113462000| 金融机构往来收入 | |
|87|000000h|113463000| 手续费收入 | |
|88|000000h|113467000| 汇总收益 | |
|89|000000h|113468000| 其他营业收入 | |
|90|000000h|11346A000| 营业外收入 | |
|91|000000h|11346B000| 利息支出 | |
|92|000000h|11346C000| 金融机构往来支出 | |
|93|000000h|11346D000| 手续费支出 | |
|94|000000h|11346E000| 营业费用 | |
|95|000000h|11346F000| 汇总损失 | |
|96|000000h|11346G000| 其他营业支出 | |
|97|000000h|11346H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 |
|98|000000h|11346I000| 营业外支出 | |
|99|000000h|113470000| 年度损益调整 | |
--------------------------------------------------------------------------------------
负责人: 复核: 制表人:
制表日期: 年 月 日
中国进出口银行人民币业务统计季报表
( 年 月 日)
进出银综统16表
金额单位:万元
制表部门:
--------------------------------------------------------------------------------------
|序号| 地区编码 | 统计编码 | 统计项目 |金额|
|----|--------------|------------------|----------------------------------|----|
| 1| | |一、资产类项目 | |
| 2| | |拆放同业 | |
| 3|000000h|112131500| 一个月以内(含一个月) | |
| 4|000000h|112132500| 一至四个月 | |
| 5|000000h|112210000|逾期类贷款 | |
| 6|000000h|111221000| 逾期贷款 | |
| 7|000000h|112211100| 逾期短期贷款 | |
| 8|000000h|112211200| 逾期中长期贷款 | |
| 9|000000h|111222000| 呆滞贷款 | |
|10|000000h|111223000| 呆帐贷款 | |
|11|000000h|112220000|单个最高贷款总额 | |
|12|000000h|112260000|十家最高贷款总额 | |
|13|000000h|1122B0000|保证贷款 | |
|14|000000h|1122B1000| 国有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银行保证 | |
|15|000000h|1122B2000| 其他银行保证 | |
|16|000000h|1122B3000| 信用合作银行保证 | |
|17|000000h|1122B4000| 非银行金融机构保证 | |
|18|000000h|1122B5000| 外资或中外合资银行保证 | |
|19|000000h|1122B6000| 外资或中外合资非银行金融机构保证| |
|20|000000h|1122B7000| 国家大型或特大型企业担保 | |
|21|000000h|1122B8000| 其他企业担保 | |
|22|000000h|1122B9000| 其他保证 | |
|23|000000h|1122C0000|质押贷款 | |
|24|000000h|1122C1000| 国债质押 | |
|25|000000h|1122C2000| 现汇质押 | |
|26|000000h|1122C3000| 金融债券质押 | |
|27|000000h|1122C4000| 其他有价证券及可转让权质押 | |
|28|000000h|1122C5000|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质押 | |
|29|000000h|1122C6000| 商业承兑汇票贴现质押 | |
|30|000000h|1122C7000| 可转让股份、股票权质押 | |
|31|000000h|1122C8000| 人民币存单质押 | |
|32|000000h|1122C9000| 外币存单质押 | |
|33|000000h|1122CA000| 其他质押 | |
|34|000000h|1122D0000|抵押贷款 | |
|35|000000h|1122D1000| 土地房产权转让抵押 | |
|36|000000h|1122D2000| 居住楼宇抵押 | |
|37|000000h|1122D3000| 动产物业抵押 | |
|38|000000h|1122D4000| 其他抵押 | |
|39|000000h|112800000|逾期类贷款利息 | |
|----|--------------|------------------|----------------------------------|----|
|40|000000h| |二、负债类项目 | |
|41|000000h| |本年利润指标 | |
|42|000000h|113462000| 金融机构往来收入 | |
|43|000000h|114211000| 存放金融机构收入 | |
|44|000000h|114211100| 中央银行收入 | |
|45|000000h|114211200| 银行同业收入 | |
|46|000000h|114212000| 拆放金融机构收入 | |
|47|000000h|114212400| 其他金融机构收入 | |
|48|000000h|11346C000| 金融机构往来支出 | |
|49|000000h|114231000| 金融机构存放支出 | |
--------------------------------------------------------------------------------------
负责人: 复核: 制表人:
制表日期: 年 月 日
续表
------------------------------------------------------------------------------------
|序号| 地区编码 | 统计编码 | 统计项目 | 金额 |
|----|--------------|------------------|----------------------------|--------|
|50|000000h|114231100| 中央银行支出 | |
|51|000000h|114231200| 银行同业支出 | |
|52|000000h|114231500| 其他往来支出 | |
|53|000000h|114232000| 金融机构拆入支出 | |
|54|000000h|114232400| 其他金融机构支出| |
|55|000000h|11346E000| 营业费用 | |
|56|000000h|114241000| 其中:职工工资 | |
|57|000000h|114242000| 职工福利费 | |
|58|000000h|114243000| 业务宣传费 | |
|59|000000h|114244000| 业务招待费 | |
|60|000000h|114245000| 差旅费 | |
|61|000000h|114246000| 会议费 | |
|62|000000h|114247000| 电子设备运转费| |
|63|000000h|114248000| 印刷费 | |
|64|000000h|114249000| 公杂费 | |
|65|000000h|11424A000| 租赁费 | |
|66|000000h|11424B000| 递延资产摊销 | |
|67|000000h|114500000|一年内到期的负债 | |
|68|000000h|114530000|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 | |
|69|000000h|114560000|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应付款 | |
------------------------------------------------------------------------------------
负责人: 复核: 制表人: 制表日期: 年 月 日
中国进出口银行人民币业务统计年报表
( 年 月 日)
进出银综统17表
金额单位:万元
制表单位:
--------------------------------------------------------------------------------------
|序号| 地区编码 | 统计编码 | 统计项目 |金额|
|----|--------------|------------------|----------------------------------|----|
| 1| | |一、负债类项目 | |
| 2|000000h|114310000| 利润总额 | |
| 3|000000h|114320000| 税后利润 | |
| 4|000000h|114330000| 上年利润调整 | |
| 5|000000h|114340000| 可供分配利润 | |
| 6|000000h|114350000| 盈余公积补亏 | |
| 7|000000h|114360000| 应付利润 | |
| 8|000000h|114370000| 期末未分配利润 | |
| 9|000000h|114380000| 年初未分配利润 | |
|10|000000h|114390000| 应交所得税 | |
|11|000000h|1143B0000| 上年所得税调整 | |
|12|000000h|1143C0000| 提取盈余公积 | |
|----|--------------|------------------|----------------------------------|----|
|13|000000h| |二、其他类项目 | |
|14|000000h|115100000| 职工总数 | |
--------------------------------------------------------------------------------------
负责人: 复核: 制表人: 制表日期: 年 月 日
中国进出口银行人民币业务基础统计旬(月)报表
( 年 月 日)
进出银基统10表
金额单位:元
制表单位:
----------------------------------------------------------------------------------
|序号| 统 计 项 目 | 金 额 |
|----|------------------------------------------------|----------------------|
| 1|现金 | |
|----|------------------------------------------------|----------------------|
| 2|银行存款 | |
|----|------------------------------------------------|----------------------|
| 3|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
|----|------------------------------------------------|----------------------|
| 4|存放国在商业银行活期 | |
|----|------------------------------------------------|----------------------|
| 5|存放国在商业银行定期 | |
|----|------------------------------------------------|----------------------|
| 6|存放其他商业银行活期 | |
|----|------------------------------------------------|----------------------|
| 7|存放其他商业银行定期 | |
|----|------------------------------------------------|----------------------|
| 8|拆放同业 | |
|----|------------------------------------------------|----------------------|
| 9|人民币短期贷款 | |
|----|------------------------------------------------|----------------------|
|10|扶贫短期贷款 | |
|----|------------------------------------------------|----------------------|
|11|外汇买卖 | |
|----|------------------------------------------------|----------------------|
|12|应收利息 | |
|----|------------------------------------------------|----------------------|
|13|应收逾期利息 | |
|----|------------------------------------------------|----------------------|
|14|应收及暂付款项 | |
|----|------------------------------------------------|----------------------|
|15|应收担保费 | |
|----|------------------------------------------------|----------------------|
|16|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 |
|----|------------------------------------------------|----------------------|
|17|内部往来 | |
|----|------------------------------------------------|----------------------|
|18|特种存款 | |
|----|------------------------------------------------|----------------------|
|19|政府对外优惠贷款 | |
|----|------------------------------------------------|----------------------|
|20|扶贫中长期贷款 | |
|----|------------------------------------------------|----------------------|
|21|人民币中长期贷款 | |
|----|------------------------------------------------|----------------------|
|22|逾期贷款 | |
|----|------------------------------------------------|----------------------|
|23|呆滞贷款 | |
|----|------------------------------------------------|----------------------|
|24|呆帐贷款 | |
|----|------------------------------------------------|----------------------|
|25|固定资产 | |
|----|------------------------------------------------|----------------------|
|26|累计折旧 | |
|----|------------------------------------------------|----------------------|
|27|固定资产清理 | |
|----|------------------------------------------------|----------------------|
|28|在建工程 | |
|----|------------------------------------------------|----------------------|
|29|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 |
|----|------------------------------------------------|----------------------|
|30|递延资产 | |
|----|------------------------------------------------|----------------------|
|31|进出口企业活期存款 | |
|----|------------------------------------------------|----------------------|
|32|向中央银行借款 | |
|----|------------------------------------------------|----------------------|
|33| 向中央银行借款—一年期 | |
|----|------------------------------------------------|----------------------|
|34| 向中央银行借款—六个月 | |
|----|------------------------------------------------|----------------------|
|35| 向中央银行借款—三个月 | |
|----|------------------------------------------------|----------------------|
|36| 向中央银行借款—二十天 | |
|----|------------------------------------------------|----------------------|
|37|同业拆借 | |
|----|------------------------------------------------|----------------------|
|38|应付工资 | |
|----|------------------------------------------------|----------------------|
|39|应付福利费 | |
----------------------------------------------------------------------------------
负责人: 复核: 制表人: 制表日期: 年 月 日
续表
------------------------------------------------------------------------------------
| 序号 | 统 计 项 目 | 金 额 |
|--------|----------------------------------------------|----------------------|
| 40 | 应交税金 | |
|--------|----------------------------------------------|----------------------|
| 41 | 应付利息 | |
|--------|----------------------------------------------|----------------------|
| 42 | 应付债券利息 | |
|--------|----------------------------------------------|----------------------|
| 43 | 预提费用 | |
|--------|----------------------------------------------|----------------------|
| 44 | 应付及暂收款 | |
|--------|----------------------------------------------|----------------------|
| 45 | 外汇买卖 | |
|--------|----------------------------------------------|----------------------|
| 46 | 存入保证金 | |
|--------|----------------------------------------------|----------------------|
| 47 | 借入国内同业款 | |
|--------|----------------------------------------------|----------------------|
| 48 | 内部往来 | |
|--------|----------------------------------------------|----------------------|
| 49 | 发行债券 | |
|--------|----------------------------------------------|----------------------|
| 50 | 财政拨入政府对外优惠贷款基金 | |
|--------|----------------------------------------------|----------------------|
| 51 | 中央外贸发展基金 | |
|--------|----------------------------------------------|----------------------|
| 52 | 坏帐准备 | |
|--------|----------------------------------------------|----------------------|
| 53 | 贷款呆帐准备 | |
|--------|----------------------------------------------|----------------------|
| 54 | 实收资本 | |
|--------|----------------------------------------------|----------------------|
| 55 | 资本公积 | |
|--------|----------------------------------------------|----------------------|
| 56 | 盈余公积 | |
|--------|----------------------------------------------|----------------------|
| 57 | 公益金 | |
|--------|----------------------------------------------|----------------------|
| 58 | 未分配利润 | |
|--------|----------------------------------------------|----------------------|
| 59 | 本年利润 | |
|--------|----------------------------------------------|----------------------|
| 60 | 利息收入 | |
|--------|----------------------------------------------|----------------------|
| 61 | 金融机构往来收入 | |
|--------|----------------------------------------------|----------------------|
| 62 | 手续费收入 | |
|--------|----------------------------------------------|----------------------|
| 63 | 汇兑收益 | |
|--------|----------------------------------------------|----------------------|
| 64 | 其他营业收入 | |
|--------|----------------------------------------------|----------------------|
| 65 | 贴息收入 | |
|--------|----------------------------------------------|----------------------|
| 66 | 担保费收入 | |
|--------|----------------------------------------------|----------------------|
| 67 | 营业外收入 | |
|--------|----------------------------------------------|----------------------|
| 68 | 利息支出 | |
|--------|----------------------------------------------|----------------------|
| 69 | 金融机构往来支出 | |
|--------|----------------------------------------------|----------------------|
| 70 | 手续费支出 | |
|--------|----------------------------------------------|----------------------|
| 71 | 业务费用支出 | |
|--------|----------------------------------------------|----------------------|
| 72 | 人事费用 | |
|--------|----------------------------------------------|----------------------|
| 73 | 折旧费 | |
|--------|----------------------------------------------|----------------------|
| 74 | 汇兑损失 | |
|--------|----------------------------------------------|----------------------|
| 75 | 其他营业支出 | |
|--------|----------------------------------------------|----------------------|
| 76 | 营业税及附加 | |
|--------|----------------------------------------------|----------------------|
| 77 | 营业外支出 | |
|--------|----------------------------------------------|----------------------|
| 78 | 上年损益调整 | |
------------------------------------------------------------------------------------
负责人: 复核: 制表人: 制表日期: 年 月 日
中国进出口银行人民币业务基础统计季报表
( 年 月 日)
进出银基统11表
金额单位:元
制表部门:
------------------------------------------------------------------------------------
| 序号 | 统 计 项 目 | 金 额 |
|--------|----------------------------------------------|----------------------|
| 1 | 拆放同业—一个月以内 | |
| 2 | 拆放同业—一至四个月 | |
|--------|----------------------------------------------|----------------------|
| 3 | 逾期贷款 | |
| 4 | 逾期短期贷款 | |
| 5 | 逾期中长期贷款 | |
|--------|----------------------------------------------|----------------------|
| 6 | 催收贷款 | |
|--------|----------------------------------------------|----------------------|
| 7 | 呆帐贷款 | |
|--------|----------------------------------------------|----------------------|
| 8 | 单个最高贷款总额 | |
|--------|----------------------------------------------|----------------------|
| 9 | 前10家最高贷款客户贷款余额 | |
| 10 | 最高贷款第一家贷款余额 | |
| 11 | 最高贷款第二家贷款余额 | |
| 12 | 最高贷款第三家贷款余额 | |
| 13 | 最高贷款第四家贷款余额 | |
| 14 | 最高贷款第五家贷款余额 | |
| 15 | 最高贷款第六家贷款余额 | |
| 16 | 最高贷款第七家贷款余额 | |
| 17 | 最高贷款第八家贷款余额 | |
| 18 | 最高贷款第九家贷款余额 | |
| 19 | 最高贷款第十家贷款余额 | |
|--------|----------------------------------------------|----------------------|
| 20 | 保证贷款 | |
| 21 | 国有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银行保证 | |
| 22 | 其他银行保证 | |
| 23 | 信用合作银行保证 | |
| 24 | 非银行金融机构保证 | |
| 25 | 外资或中外合资银行保证 | |
| 26 | 外资或中外合资非银行金融机构保证 | |
| 27 | 国家大型或特大型企业担保 | |
| 28 | 其他企业担保 | |
| 29 | 其他保证 | |
|--------|----------------------------------------------|----------------------|
| 30 | 质押贷款 | |
| 31 | 国债质押 | |
| 32 | 现汇质押 | |
| 33 | 金融债券质押 | |
| 34 | 其他有价证券及可转让权质押 | |
| 35 |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质押 | |
| 36 | 商业承兑汇票贴现质押 | |
| 37 | 可转让股份、股票权质押 | |
| 38 | 人民币存单质押 | |
| 39 | 外币存单质押 | |
| 40 | 其他质押 | |
------------------------------------------------------------------------------------
负责人: 复核: 制表人: 制表日期: 年 月 日
续表
------------------------------------------------------------------------------------
| 序号 | 统 计 项 目 | 金 额 |
|--------|----------------------------------------------|----------------------|
| 41 | 抵押贷款 | |

不分页显示   总共3页  1 [2] [3]

  下一页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全国总工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在企业登记中以工会资产投资设立企业出具资信证明有关问题的通知

全国总工会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全国总工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在企业登记中以工会资产投资设立企业出具资信证明有关问题的通知
全国总工会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工商行政管理局,全国铁路、民航、金融工会,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
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工会资产界定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工总财字〔1993〕66号,见附件)中明确“由工会经费(包括会员缴纳的会费、行政按国家规定拨缴的工会经费、政府及行政方面的补助、工会所属企事业收入、社会捐赠、外国援
助等其他收入)形成的资产,属于工会资产,不进行国有资产登记,由工会组织进行财产清查登记和管理”。鉴于此,现就以工会资产投资设立企业出具资信证明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凡以工会资产投资设立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其设立或变更登记时需按规定提交资信证明的,由县以上工会资产管理部门或工会财务管理部门出具资信证明,可不再提交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明。
二、以工会资产出资设立的其它企业,其设立或变更登记时需按规定提交资信证明的,应按国家有关法规规定提交由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


工总财字〔1993〕6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国有资产管理局(办、处)、全国铁路总工会、中国民航工会、中国金融工会、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中直机关工会联合会:
据部分地方工会反映,在行政事业单位财产清查登记工作中,对县级以上工会及所属企事业单位资产的界定和管理仍然不够明确,执行起来有一定困难。经研究,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级总工会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资产的界定,比照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务院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的国资法规发〔1993〕15号《关于清产核资中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工会资产清查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办理。即,由工会经费
(包括会员缴纳的会费、行政按国家规定拨缴的工会经费、政府及行政方面的补助、工会所属企事业收入、社会捐赠、外国援助等其他收入)形成的资产,属于工会资产,不进行国有资产登记,由工会组织进行财产清查登记和管理。工总财字〔1992〕27号文中与此规定相抵触的应停
止执行。
二、各级总工会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要重视和加强对工会资产的管理。要设立专门机构或指定职能部门负责对工会资产和工会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并按照国务院清产核资领导小组的总体要求进行工会资产的清产核资工作。
三、各级工会及其所属单位兴办工会企事业时,凡投入工会资金和财产的属于工会资产,按工总事字〔1992〕11号文(全总、国家工商局、国家税务局联合通知)和工总事字〔1992〕28号文(全总、国家工商局联合通知)及国家有关的规定,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
请登记注册。
四、其他未尽事项,由各地总工会与同级国有资产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协商解决,并上报上级工会备案。



1996年12月25日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2002年修正)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


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8号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的决定》已于2002年6月28日经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02年6月28日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的决定

(2002年6月28日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

  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决定对《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作如下修改:
一、第十三条第二款修改为:“各种磁带、照片、胶片、缩微品、光盘等特种载体形态的档案移交期限,按有关规定办理。属于第十八条规定范围内的重点收集和保管的磁带、照片、胶片、缩微品、光盘等特种载体形态档案,在形成后六个月内,档案形成单位应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或者报送一套复制件。”
二、第十八条第一款修改为:“对在重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及科学研究、对外交往、行政区域变动等方面形成的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档案,实行重点收集和保管制度,档案形成单位或者主办单位应当落实人员、明确职责,按规定做好有关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并及时向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报送档案目录。”
三、第二十二条第一款修改为:“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资产与产权变动的,应当落实必要的经费和人员,按规定做好档案的处置工作,确保档案安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档案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四、增加一款,作为第三十条第三款:“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保存的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需要利用的,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不宜向社会公开的外,应当提供利用。”
五、第四十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不按规定归档或者不按期移交档案的,由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造成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

  (1998年8月29日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根据2002年6月28日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关于修改〈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档案事业建设,有效地保护、管理和利用档案,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档案的范围,包括国家所有的档案和对国家、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非国家所有的档案。
前款所称的对国家、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非国家所有档案的范围,由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国家规定确定。
第三条省、市(地)、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的发展和档案馆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年增加对档案事业的投入,保障档案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第四条对在开展档案工作、发展档案事业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档案机构及其职责
第五条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省档案事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实行统筹规划、统一制度、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市(地)、县(市、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对本行政区域内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管理人员,负责管理本机关的档案,对所属单位及辖区内村(居)民委员会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下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和查处的违法案件,应当及时报上一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六条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下简称单位)应当重视本单位档案工作,建立、健全本单位档案管理制度,设置档案机构或者配备档案工作人员,并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其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各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单位档案的管理,对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七条省级各主管部门的档案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对本系统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省级有关主管部门的档案机构制定的本系统专业档案业务标准和技术规范应当经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定。
第八条本省各级综合档案馆和专业档案馆是集中保存、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综合档案馆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归口管理,专业档案馆由有关主管部门归口管理。
综合档案馆按行政区域设置,负责收集和保管多种门类、载体的档案和有关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利用。
专业档案馆按专业设置,负责收集和保管特定领域或者特种载体形态的档案,并向社会提供利用。
第九条本省各级各类档案馆应当按照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有关档案馆网设置原则与布局方案设置。档案馆的设置、变更和撤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本省国家机关档案机构的设置、变更和撤销应当按规定报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条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维护史实,遵纪守法,具备档案专业知识,按规定取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一颁发的岗位资格证书。
第十一条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有关档案咨询、鉴定、评估等中介服务的管理办法。
第三章档案收集
第十二条对国家规定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由档案形成部门按规定收集、整理后,定期移交给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进行集中管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者拒绝归档。
第十三条各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向有关档案馆移交档案:
(一)列入省综合档案馆收集范围的档案,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二十年的,向省综合档案馆移交;
(二)列入市(地)、县(市、区)综合档案馆收集范围的档案,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十年的,向市(地)、县(市、区)综合档案馆移交;
(三)列入专业档案馆收集范围的档案,自项目档案验收或者自档案形成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专业档案馆移交。
各种磁带、照片、胶片、缩微品、光盘等特种载体形态的档案移交期限,按有关规定办理。属于第十八条规定范围内的重点收集和保管的磁带、照片、胶片、缩微品、光盘等特种载体形态档案,在形成后六个月内,档案形成单位应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或者报送一套复制件。
特殊情况需变更档案移交期限的,应当经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同意。
第十四条综合档案馆应当根据档案馆网设置原则与布局方案制定馆藏范围全宗名册,报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
专业档案馆收集档案的范围,由其主管部门或者本单位审核,按规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或者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单位档案机构收集档案的范围,由本单位审核,报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档案工作是国家档案工作的组成部分,其档案属企业所有,受国家法律保护。
经协商同意,综合档案馆可以接收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上述企业档案进馆。
第十六条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单位保存的文物、图书资料同时是档案的,可以依法自行管理,并与各级各类档案馆相互交换重复件、复制件或者目录,在档案利用方面互相协作。
第十七条国家鼓励单位、公民向综合档案馆捐赠、寄存和出卖其所有的对国家、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
第十八条对在重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及科学研究、对外交往、行政区域变动等方面形成的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档案,实行重点收集和保管制度,档案形成单位或者主办单位应当落实人员、明确职责,按规定做好有关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并及时向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报送档案目录。
重点收集和保管的档案范围由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第十九条各单位的基本建设工程、技术改造、产品试制、设备开箱、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或者其他技术项目进行鉴定或者验收时,应当由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对其应当归档的材料进行验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档案,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建立档案登记制度。上述建设项目、科技研究成果在竣工验收或者鉴定以前,应当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机关档案机构对其档案先行验收合格。
第四章档案管理
第二十条本省各级各类档案馆、单位档案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配备适宜保存档案的专门库房和必要的设施,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逐步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对重点档案、特种载体形态档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对破损、霉变、散失、字迹褪变等受损档案应当及时采取修复、复制等有效措施,确保档案安全。
第二十一条本省各级各类档案馆、单位档案机构应当定期对档案进行鉴定,对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列出销毁清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批准后予以销毁,销毁清册应当报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严禁擅自销毁档案。
第二十二条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资产与产权变动的,应当落实必要的经费和人员,按规定做好档案的处置工作,确保档案安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档案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机关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在撤销、变更时重新确定的档案归属情况,应当及时报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对于保管条件恶劣或者其他被认为可能导致档案严重损毁和不安全的情况,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国家所有的档案,由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档案形成单位整改,或者经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检查和同意后由有关档案馆提前接收入馆;
(二)对国家、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非国家所有的档案,经协商同意,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代为保管、收购等方式,确保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第二十四条按照国家规定禁止出卖国家所有的档案,经省级以上主管机关和省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可以向国内外单位或者个人赠送、交换、出卖档案的复制件。
第二十五条对国家、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非国家所有的档案,档案所有者向综合档案馆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赠送、交换、出卖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报请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严禁倒卖牟利,严禁私自出卖、交换或者赠送给外国人。
第二十六条国家所有的档案以及对国家、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非国家所有的档案及其复制件,需要携带、运输或者邮寄出境的,必须经省级以上主管机关同意并报省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海关凭批准文件查验放行。
第二十七条本省各级各类档案馆、单位档案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档案登记、统计制度,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向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报送档案统计资料。
第五章档案利用和公布
第二十八条综合档案馆和专业档案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社会开放档案,并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
第二十九条本省各级各类档案馆、单位档案机构应当以提供服务为宗旨,简化手续,提供方便。
第三十条中国公民和组织持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外国组织或者个人利用本省各级各类档案馆已经开放的档案,应当经有关主管部门介绍并经档案馆同意。中国公民和组织利用档案馆保存的未开放的档案,须经档案馆同意,必要时报请上级主管机关审查批准;利用其他单位所有的档案,须经该单位同意。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保存的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需要利用的,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不宜向社会公开的外,应当提供利用。
第三十一条向档案馆移交、捐赠的档案归国家所有;寄存在档案馆的档案归寄存者所有,未经寄存者同意,档案馆不得提供利用。
向档案馆移交、寄存、捐赠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档案享有优先利用权,并可以对其档案中不宜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的意见,档案馆应当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三十二条本省各级各类档案馆提供利用档案应当逐步用缩微品或者其他形式的复制件代替原件。由档案馆法定代表人签字或者加盖档案馆印章的档案缩微品或者其他形式的复制件与原件具有同等效力。
第三十三条个人和组织利用档案时,不得涂改、伪造、损毁、丢失档案,不得擅自传抄、复制档案,不得泄密。
第三十四条本省各级各类档案馆应当通过报刊、图书、广播、电视、公众计算机信息网络等媒介,采取出版、播放、陈列、展览等形式向社会公布已经开放的档案。
向社会公布档案应当遵守国家保密等有关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五条省综合档案馆应当建立全省性的档案资料目录中心,为利用者提供检索服务。各级各类档案馆、单位档案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省综合档案馆报道档案资料目录。
第三十六条本省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机构应当根据经济建设和工作需要,对其档案进行分析、研究,并有计划地编纂档案史料,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第三十七条本省各级各类档案馆在提供档案利用过程中实行有偿服务的收费项目、标准,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发出《档案执法监督检查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改正;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在接到《档案执法监督检查通知书》后未在规定期限内按照整改要求改正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
(一)未按规定开展档案工作或者未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
(二)档案保管条件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三)重点建设项目、重大科技成果、产品试制或者其他技术项目鉴定、验收时未按规定验收档案的;
(四)未按规定开放档案的;
(五)擅自设置、变更、撤销档案馆的;
(六)未按照规定向档案馆移交档案的;
(七)未向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报道应当重点收集和保管的档案目录的。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不按规定归档或者不按期移交档案的,由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造成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档案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