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制度(试行)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07:53:57   浏览:866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制度(试行)

财政部


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制度(试行)
财政部


根据1997年9月8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目录(第六批)废止

第一章 总 则
一、为了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的规定,经财政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以下称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称事务所)及其所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以下称分支机构)。
三、主管财政机关和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根据本制度的规定,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的前提下,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会计科目名称和会计报表项目作适当变动,并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备案。
四、本制度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解释。
五、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二章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一、事务所应根据本身核算和管理的需要,设立独立的会计机构,或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由内部某一机构具体负责会计工作,明确会计主管人员和配备专职会计人员。
二、事务所对于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应经主管财政机关同意。
三、会计人员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会计制度,努力维护财经纪律,廉洁奉公,忠于职守。
四、会计人员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颁发的《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和本制度的具体规定,办理会计事务、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
五、事务所行政负责人,应保证会计人员正确行使职权,支持会计人员的工作。
六、事务所应建立内部稽核制度。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

第三章 会计核算一般原则
一、事务所应设置完整的会计帐簿,所有收入与支出,都必须入帐核算。一切会计核算业务,均须有合法、真实、正确的会计凭证。
二、事务所的收入与费用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确认。对于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在本期收付,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对于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三、事务所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的编报,应当划分期间。事务所的会计年度按照公历年度确定,即自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四、事务所的会计记帐以人民币元为单位,元以下至角分。涉及外币核算的,应折合人民币记帐,同时登记外币金额和汇率。
五、事务所会计核算采用借贷记帐法。
六、事务所的会计业务处理方法、会计报表各项目的编报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如需变更,应当自新的会计年度开始时变更,并在变更年度的会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中予以说明。

第四章 会计凭证和会计帐簿
一、事务所对于发生的经济业务,应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原始凭证包括以下几类:
(一)各种支出款项的凭证。
(二)各种收入款项的凭证。
(三)与银行及其他往来单位的结算凭证。
(四)其他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单据、票证、表册等。
各种原始凭证应当具备合法性、真实性、正确性。
二、事务所原始凭证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凭证的名称和填制日期;
(二)填制凭证的单位或填制人、单位公章;
(三)接受凭证的单位名称;
(四)经济业务的内容、品名、数量、单价和金额;
(五)本单位经办人员签名或盖章。
三、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的合法性、正确性、真实性应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应拒绝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应退回更正、补充。
四、事务所的记帐凭证包括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帐凭证。收支业务不多的,可以通用一种记帐凭证。各种记帐凭证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填制日期、编号;
(二)经济业务内容摘要;
(三)会计科目名称及金额;
(四)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五)填制凭证人员、记帐、复核人员、会计主管人员的签章。收付款的记帐凭证还应由出纳人员签章。
会计人员应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及时编制各种记帐凭证,期末业务结转和错帐的更正可以不附原始凭证。
五、会计人员在编制记帐凭证时,必须做到:
(一)每一会计分录,都要记借方和贷方会计科目,借贷方科目应保持正确、清晰的对应关系,所记金额应平衡。
(二)记帐凭证根据每项业务的原始凭证编制,对当天发生的同类会计事项可以适当归并后编制。
(三)记帐凭证每月或每季编顺序号,连同所附原始凭证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六、事务所应设置总帐、明细帐和日记帐三种主要帐簿和各种必要的备查帐簿,并根据会计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及时进行登记。
七、总帐和各种明细帐都必须按月结帐,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应按日结帐,并经常与库存现金、银行对帐单核对,做到帐款、帐帐相符。
八、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必须使用订本帐,不得用银行对帐单或其他方法代替日记帐。
采用计算机记录的日记帐,应当每天打印成书面形式,至少按月顺序装订成册。
九、启用帐簿时,必须在帐簿封面上写明事务所名称、帐簿名称和所属会计年度,在帐簿扉页上写明启用日期、帐户目录、帐簿页数,并由会计主管人员、记帐人员签章。记帐人员调动工作时,应注明交接日期,并由交接和监交人员签章。
十、会计帐簿要保持帐面整洁、字迹工整。如发生记帐错误,应根据错误情况,采用正确的更正方法进行更正,并由记帐人员在更正处盖章。
十一、新年度开始时,除固定资产明细帐可在年终结帐后连续使用旧帐外,其他各帐必须另建新帐。建立新帐时,应根据上年各有关帐户的余额直接转入新帐的有关帐户。各种活页帐平时按每一帐户分别编号,年终帐务结束后,按帐户顺序整理,装订成册,并逐页编总页号,同其他帐
簿一并归档。

第五章 会计交接和会计档案
一、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按照规定要求办理交接工作。交接工作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事务所负责人监交;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交。
(二)会计人员办理移交手续前,对于已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必须填制完毕,尚未登记帐目的,必须登记完毕。记帐人员应在帐册所记最末一笔数字处盖章,同时在所经管帐册的“经管人员一览表”注明移交日期并签章。对于尚未办完的事项和文件,如不可能在移交
前完成,必须把经办过程向接替人交代清楚,由接替人继续办理。
(三)办理交接时,应移交和交代的事项有:有关印鉴;库存现金、支票簿、有价证券;会计凭证、帐簿和其他会计档案资料;有关的文件规定、规章制度;各种应经办的未了事项及其他应交代的工作。
(四)编造移交清册一式3份,由移交人、接替人各执1份,一份报领导审阅后归档。
撤销或合并的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经办会计人员必须负责办理全面清理移交手续后,才能离任。
二、事务所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都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建立会计档案,妥善保管,并按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制发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具体规定严格执行。

第六章 会 计 科 目
一、会计科目总则
(一)本章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和查阅核对,事务所不能任意改变或打乱重编。在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
事务所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时,应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科目编号,不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
二、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
编号 | 名 称 |编号 | 名 称
----------------------------
| 一 资产类 | | 二 负债类
| 流动资产 | | 流动负债
101|现金 |201|短期借款
102|银行存款 |211|应付款项
111|应收票据 |212|应交税金
121|应收款项 |213|其他应付款
122|物料用品 |214|预提费用
123|内部往来 |215|应付工资
124|其他应收款 |221|职工福利基金
131|待摊费用 |222|职工奖励基金
|长期投资 |223|职工待业保险金
141|拨付所属资金 |224|职工退休养老金
142|有价证券 |225|风险准备金
|固定资产 | |长期负债
151|固定资产 |231|长期借款
152|累计折旧 | | 三 收支类
153|固定资产清理 |301|业务收入
|在建工程 |302|业务支出
161|在建工程 |311|其他收入
|其他资产 |312|其他支出
171|开办费 | | 四 基金类
| |401|投入资金
| |411|上级拨入资金
| |421|事业发展基金
| |441|收支结余
| |442|结余分配
----------------------------

(二)事务所应按本章要求和主管财政机关或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本章规定的会计科目,事务所没有相应会计事项的,可以不设。
对于明细科目的设置,除本章已有规定者外,事务所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规定。
三、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略)

第七章 会 计 报 表
一、会计报表总说明
(一)本章内容适用于事务所编制月报、季报和年报,以及各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或主管财政机关编制年度汇总会计报表。
(二)事务所应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本制度的规定编制各种会计报表,做到编报及时、手续齐备、内容完整、数字准确、说明清楚。不得借故任意做计数字,弄虚作假,篡改数字。
(三)事务所年度会计报表和地方协会或主管财政机关年度汇总会计报表应附送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业务计划、财务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各项基金的变化情况;业务收支升降原因;税金及会费上缴情况;事务所内部管理情况;以及其他有关财务方面需要说明的问题。
财务情况说明书要求全面详细,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如有重大问题,也可以在月报或季报中附送简要说明。  (四)会计报表的报送时间应遵守以下规定:
月报:应在月份终了6天内报出(如遇星期日和例假日顺延计算,下同);
季报:应在季度终了12天内报出;
年报:应在年度终了30天内报出;
地方协会和主管财政机关年度汇总会计报表应在年度终了60天内报出。
(五)事务所的会计报表应报送:开户银行、地方协会或主管财政机关、税务机关各一份;经财政部直接批准的事务所,还应直接报送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一份;地方协会或主管财政机关年度汇总会计报表报送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一份。
(六)会计报表应按表号顺序装订,加具封面,加盖公章。封面上应说明:事务所名称、地址、开业时间、报表所属年度、季度和月份,规定报送日期及送出日期等。
(七)会计报表必须由事务所主要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和盖章。
(八)事务所在年度内变更隶属关系时,不论隶属关系如何变更,其所编制的月份、季度和年度会计报表,都应反映自年初起的全部累计数字。
二、会计报表格式和编报期
-------------------------------
| 会计报表编号 | 会 计 报 表 名 称 | 编报期 |
|---------|--------------|----|
|会所01-1表 |资产负债表 |按月编报|
|-----------------------------|
|会所01-2表 |资产负债表补充资料 |按年编报|
|-----------------------------|
|会所02-1表 |业务收支情况表 |按季编报|
|-----------------------------|
|会所02-2表 |业务收支情况表附表 |按年编报|
|-----------------------------|
| 会所03表 |收支结余分配表 |按年编报|
|-----------------------------|
| 会所04表 |基金变动情况表 |按年编报|
|-----------------------------|
|会所汇01-1表 |资产负债汇总表 |按年编报|
|-----------------------------|
|会所汇01-2表 |资产负债汇总表附表 |按年编报|
|-----------------------------|
|会所汇02表 |收支结余分配汇总表 |按年编报|
|-----------------------------|
|会所汇03表 |注册会计师执业年检情况报告表|按年编报|
-------------------------------
资 产 负 债 表
会券01-1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日 单位:元
---------------------------------------------
资 产 |行次|年初数|期末数|负 债 和 基 金|行次|年初数|期末数金额
---------------------------------------------
流动资产: | | | | | | |
现金 |1 | | |流动负债: | | |
银行存款 |2 | | | 短期借款 |31| |
其中:外币存款 |3 | | | 应付及预收款项 |32| |
应收票据 |4 | | | 未交税金 |33| |
应收及预付款项 |5 | | | 内部应付款 |34| |
物料用品 |6 | | | 其他应付款 |35| |
内部应收款 |7 | | | 预提费用 |36| |
其他应收款 |8 | | | 职工福利基金 |37| |
待摊费用 |9 | | | 职工奖励基金 |38| |
| | | | 职工待业保险金 |39| |
流动资产合计 |16| | | 职工退休养老金 |40| |
长期投资: | | | | 风险准备金 |41| |
拨付所属资金 |17| | | | | |
---------------------------------------------
资 产 负 债 表(续)
会券01-1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日 单位:元
---------------------------------------------
资 产 |行次|年初数|期末数|负 债 和 基 金|行次|年初数|期末数金额
---------------------------------------------
有价证券 |18| | |流动负债合计 |46| |
| | | | 长期负债: | | |
长期投资合计 |19| | | 长期借款 |47| |
固定资产: | | | | | | |
固定资产原价 |21| | |事务所基金: | | |
减:累计折旧 |22| | | 投入资金 | | |
固定资产净值 |23| | | 上级拨入资金 |51| |
固定资产清理 |24| | | 事业发展基金 |52| |
| | | | 本年收支结余 |53| |
---------------------------------------------
资 产 负 债 表(续)
会券01-1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日 单位:元
---------------------------------------------
资 产 |行次|年初数|期末数|负 债 和 基 金|行次|年初数|期末数金额
---------------------------------------------
在建工程: | | | | 未分配结余 |54| |
在建工程 |26| | | |55| |
其他资产: | | | |事务所基金合计 | | |
开办费 |27| | | |59| |
--------------------------------------------
资金占用总计 |30| | |资金来源总计 |60| |
--------------------------------------------
所长(主任): 会计主管: 制表:
资产负债表补充资料
编制单位: 年度 会所01-2表
---------------------------------------------------------------
事务所批准| |注册资金| |
机关和文号| | | |
---------------------------------|4.其他专业人员数
批准时间 | |电话号码| | 1.年初人数_____人 4.年末人数_____人
---------------------------------|
事务所地址| |电传号码| | 2.本年增加______人 其中:工程师_____人
和邮政编码| | | |
---------------------------------| 3.本年减少_____人 律 师_____人
工商登记号| |电报挂号| |
---------------------------------------------------------------
资产负债表补充资料(续)
编制单位: 年度 会所01-2表
---------------------------------------------------------------
负责人职务名称和姓名(包括正副主任会计师、所长、总经理、董事长):|5.行政管理人员年末数:
---------------------------------------------------------------
1.事务所总人数:___________________人 |分支机构、专业分部设置情况:
|1.分支机构___个 其中:在外省(区、市)___个
其中:在编__________________人 编外专职|
|2.专业分部___________个
______________人 |

编外兼职________________人 |

---------------------------------------------------------------
资产负债表补充资料(续)
编制单位: 年度 会所01-2表
---------------------------------------------------------------
2.注册会计师人员: |
1.年初人数_______人 4.年末人数______人 |

2.本年增加______人 其中:专职_______人 |

3.本年减少______人 兼职_______人 |-----------------------------

男_______人 |办公条件、 设施、设备情况:
| 1.办公用房面积______平方米
女_______人 |
| 2.汽车_________辆
---------------------------------------------------------------
资产负债表补充资料(续)
编制单位: 年度 会所01-2表
---------------------------------------------------------------
平均年龄______岁 |
| 3.电子计算机_______台
---------------------------------|
3.业务助理人员数: | 4.复印机________台
1.年初人数______人 4.年末人数______人 |
| 5.传真机________台
2.本年增加______人 其中:大专以上______人 |
| 6.电传机________台
---------------------------------------------------------------
资产负债表补充资料(续)
编制单位: 年度 会所01-2表
---------------------------------------------------------------
3.本年减少______人 中 专______人 |

高 中______人 |

---------------------------------------------------------------
业 务 支 情 况 表
会所02-1表
编制单位: 年 季报 单位:元
--------------------------------------------------
项 目 |行次|本期数|本所累| 项 目 |行次|本期数|本年累
| | | 计数 | | | | 计数
--------------------------------------------------
| | | | | | |
业务收入 |1 | | | 7.差旅费 |25| |
其中:1.查帐收入 |2 | | | 8.修理费 |26| |
2.验资收入 |3 | | | 9.租凭费 |27| |
3.咨询服务收入|4 | | | 10.折旧费 |28| |
4.资产评估收入|5 | | | 11.物料用品费 |29| |
5.培训收入 |6 | | | 12.职工培训费 |30| |
--------------------------------------------------
业 务 支 情 况 表(续)
                              会所02-1表
编制单位: 年 季报 单位:元
--------------------------------------------------
项 目 |行次|本期数|本所累| 项 目 |行次|本期数|本年累
| | | 计数 | | | | 计数
--------------------------------------------------
6.其他业务收入|7 | | | 13.服装费 |31| |
|8 | | | 14.业务接待费 |32| |
|9 | | | 15.会费 |33| |
其他收入 |10| | | 16.税金 |34| |
其中:1.利息收入 |11| | | 17.职工待业保险金|35| |
2.罚款收入 |12| | | 18.职工退休养老金|36| |
3.证券收益 |13| | | 19.风险准备金 |37| |
--------------------------------------------------
业 务 支 情 况 表(续)
会所02-1表
编制单位: 年 季报 单位:元
--------------------------------------------------
项 目 |行次|本期数|本所累| 项 目 |行次|本期数|本年累
| | | 计数 | | | | 计数
--------------------------------------------------
4.其他收益 |14| | | 20.其他业务支出 |38| |
|15| | | |39| |
|16| | |其他支出 |40| |
收 入 合 计 |17| | | 其中:1.利息支出 |41| |
| | | | 2.证券损失 |42| |
业务支出 |18| | | 3.坏帐损失 |43| |
--------------------------------------------------
业 务 支 情 况 表(续)
会所02-1表
编制单位: 年 季报 单位:元
--------------------------------------------------
项 目 |行次|本期数|本所累| 项 目 |行次|本期数|本年累
| | | 计数 | | | | 计数
--------------------------------------------------
其中:1.工资 |19| | | 4.非常损失 |44| |
2.劳务支出 |20| | | 5.其他 |45| |
3.津贴 |21| | | |46| |
4.福利费 |22| | |支 出 合 计 |47| |
5.工会经费 |23| | | | | |
6.办公费 |24| | |收 支 结 余 |48| |
| | | | | | |
--------------------------------------------------
所长(主任): 会计主管: 制表
业务收支情况表附表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 年度 会所02-2表
----------------------------------------------------------
| 验 资 户 数 | 本 年 | 本 年 资 询 户 数 |本年资产
客 记 经 济 类 型 |---------| |-----------------------|
|本年数|历年累计数|查帐户数|可行性研究|设计会计制度|担任会计顾问|其 他|评估户数
----------------------------------------------------------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 | | | | | | |
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 | | | | | | |
3.外资企业和外国企业 | | | | | | | |
4.国内联营企业 | | | | | | | |
5.发行股票企业 | | | | | | | |
6.发行债券企业 | | | | | | | |
---------------------------------------------------------
业务收支情况表附表(续)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 年度 会所02-2表
----------------------------------------------------------
| 验 资 户 数 | 本 年 | 本 年 资 询 户 数 |本年资产
客 记 经 济 类 型 |---------| |-----------------------|
|本年数|历年累计数|查帐户数|可行性研究|设计会计制度|担任会计顾问|其 他|评估户数
----------------------------------------------------------
7.国营企业 | | | | | | | |
其中:承包经营企业 | | | | | | | |
8.集体企业 | | | | | | | |
其中:承包经营企业 | | | | | | | |
9.私营企业 | | | | | | | |
10.其他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
注:“验资户数”和“本年咨询户数”按户计算,年度内对同一客户进行了多次验资或多次咨询的,只分别算作一户。
收 支 结 余 分 配 表
会所03表
编制单位: 年度 单位:元
------------------------------------------
项 目 |行次| 上 年 数| 本 年 数
------------------------------------------
收入数 |1 | |
其中:业务收入 |2 | |
其他收入 |3 | |
减:支出数 |4 | |
其中:业务支出 |5 | |
其他支出 |6 | |
本年收支结余(亏损用“-”号) |7 | |
加:所属上交结余(减:上交上级结余) |8 | |
减:年初未弥补亏损 |9 | |
减:归还长期借款的结余 |10| |
本年可分配结余 |11| |
-------------------------------------------
收 支 结 余 分 配 表(续)
                               会所03表
编制单位: 年度 单位:元
------------------------------------------
项 目 |行次| 上 年 数| 本 年 数
------------------------------------------
减:应交所得税 |12| |
减:应交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 |13| |
减:应交预算调节基金 |14| |
|15| |
本年税后结余数 |16| |
加:年初未分配结余 |17| |
加:年初未分配结余的调增数(调减数用“-”号)|18| |
减:事业发展基金 |19| |
减:职工福利基金 |20| |
减:职工奖励基金 |21| |
|22| |
------------------------------------------
本年年末分配结余数(未弥补亏损用“-”号) |25| |
------------------------------------------
资产负债汇总表附表
_________省(区、市) 年度 会所汇01-2表
------------------------------------------------------------
| | | 注册会计师人数 | 其他从业人数 | 分支机构及其他分部 | | | |
会计师事务所|筹组|从 业|----------|----------|----------|本年|本年|本年|本年资
| | |在编专|返聘专| |在编专|返聘及| |本 地|外 地| |验资|查帐|咨询|产评估
名 称 |单位|总人数| 职数 |职、兼|合计| 职数 |兼职数|合计| | |合计|户数|户数|户数|户数
| | | | 职数 | | | | | 数 | 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 | | | | | |
------------------------------------------------------------
资 产 负 债 汇 总 表
____省(区、市) 汇编会计师事务所数: 年 月 日 会所 01-1表
货币单位:千元
---------------------------------------------
资 金 占 用 |行次|年初数|期末数| 资 金 来 源 |行次|年初数|期 末 数
---------------------------------------------
流动资产: | | | |流动负债 | | |
现金 |1 | | | 短期借款 |21| |
银行存款 |2 | | | 应付及预收款项 |22| |
其中:外币存款 |3 | | | 未交税金 |23| |
应收票据 |4 | | | 其他应付款 |24| |
应收及预付款项 |5 | | | 预提费用 |25| |
物料用品 |6 | | | 职工福利基金 |26| |
其他应收款 |7 | | | 职工奖励基金 |27| |
待摊费用 |8 | | | 职工待业保险金 |28| |
| | | | 职工退休养老金 |29| |
流动资产合计 |10| | | 风险准备金 |30| |
---------------------------------------------
资 产 负 债 汇 总 表(续)
____省(区、市) 汇编会计师事务所数: 年 月 日 会所 01-1表
货币单位:千元
---------------------------------------------
资 金 占 用 |行次|年初数|期末数| 资 金 来 源 |行次|年初数|期 末 数
---------------------------------------------
长期投资: | | | | | | |
有价证券 |11| | |流动负债合计 |35| |
固定资产 | | | |长期负债 | | |
固定资产原价 |12| | | 长期借款 |36| |
减:累计折旧 |13| | |负债合计 |37| |
固定资产净值 |14| | |事务所基金 | | |
固定资产清理 |15| | | 投入资金 |38| |
在建工程 | | | | 事业发展基金 |39| |
在建工程 |16| | | 未分配结余 |40| |
其他资产 | | | | | | |
开办费 |17| | |事务所基金合计 |42| |
--------------------------------------------
资金占用总计 |20| | |资金来源总计 |45| |
--------------------------------------------
基金情况变动表
会所04表
编制单位: 年度 货币单位:元
-------------------------------------------
项 目 |行次|年 初 数|本年增加数|本年减少数|年 末 数|备 注
-------------------------------------------
1.投入资金 |1 | | | | |
2.事业发展基金 |2 | | | | |
3.职工福利基金 |3 | | | | |
4.职工奖励基金 |4 | | | | |
5.职工待业保险金|5 | | | | |
6.职工退休养老金|6 | | | | |
7.风险准备金 |7 | | | | |
合 计 |10| | | | |
-------------------------------------------
| 1.注册会计师(在编)平均月报酬: 元
补 | 其中:基本工资: 元;津贴: 元;其他: 元。
| 2.注册会计师(兼职及返聘专职)平均月报酬: 元
充 | 其中:劳务收入: 元;津贴: 元;奖金: 元:其他: 元。
| 3.其他工作人员平均月报酬: 元
资 | 其中:基本工资: 元;津贴: 元;奖金: 元;其他: 元。
| 4.全年平均职工人数:
料 | 职工总人数: 人;在编专职人员: 人;返聘专职: 人;其他: 人。
--------------------------------------------
所长(主任): 会计主管: 制表:
收 支 结 余 分 配 汇 总 表
会所汇02表
_____省(区、市) 汇总会计师事务所数: 年度 单位:千元
------------------------------------------
项 目 |行次| 上 年 数| 本 年 数
------------------------------------------
|1 | |
业务收入合计 |2 | |
其中:1.查帐收入 |3 | |
2.验资收入 |4 | |
3.咨询服务收入 |5 | |
4.资产评估收入 |6 | |
5.培训收入 |7 | |
6.其他业务收入 |8 | |
加:其他收入 |9 | |
收入合计 | | |
减:支出合计 |10| |
其中:1.业务支出 |11| |
2.其他支出 |12| |
收支结余数 |13| |
减:年初未弥补亏损 |14| |
减:归还长期借款的结余 |15| |
减:应交所得税 |16| |
减:应交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 |17| |
减:应交预算调节基金 |18| |
|19| |
| | |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黑龙江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


黑龙江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



(2005年6月24日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 25 号


《黑龙江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已由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05年6月2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8月1日施行。1987年3月7日黑龙江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6次会议通过的《黑龙江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4月16日黑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黑龙江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和1989年5月1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的《黑龙江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5年6月24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合理利用野生药材资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发展中医药事业,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野生药材采集、猎捕、收购、运输、繁育、资源保护、管理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野生药材是指在原生地天然生长和经人工培育后自然生长的药用植物;在原生地自然生息和经人工繁殖后自然生长的药用动物。
  第四条 野生药材资源实行保护、繁育和合理利用并重的方针,坚持植物药材采集与培育相结合,动物药材猎捕与饲养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县级以上地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本条例规定的管理职责。
  林业、农业、科技、公安、海关、铁路、交通、工商、畜牧、邮政、民航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工作。
  省森工总局、省农垦总局设立的野生药材主管机构负责本系统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接受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 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野生药材资源中、长期保护和发展规划。
  县级以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含森工、农垦系统的野生药材主管机构,下同)应当建立野生药材资源档案。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专项资金。鼓励建立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和扶持中药材发展。
  第八条 县级以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预警机制,及时将管辖区内接近濒危的野生药材物种情况,上报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

第二章 采集与猎捕

  第九条 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
  (一)国家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豹、梅花鹿、麝(俗称香獐子、麋鹿);
  (二)国家二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马鹿、黑熊、棕熊、林蛙(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人参(山参)、甘草、黄檗(俗称黄菠萝);
  (三)国家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刺五加、五味子(俗称山花椒)、防风、龙胆草(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黄芩、远志、细辛;
  (四)省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桔梗、知母、柴胡(狭叶柴胡、柴胡)、兴安杜鹃(满山红)、芡实、黄芪(蒙古黄芪、膜荚黄芪)、升麻、穿山龙、赤芍、红景天(高山红景天、兴安红景天)、苍术、暴马丁香。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级别调整时,从其规定。其他野生药材物种需要列入省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公告为准。
  第十条 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采集、猎捕期及采集、猎捕禁止事项,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林蛙的捕捉期为九月至次年四月,禁止捕捞幼蛙、蝌蚪和蛙卵;
  (二)人参的采挖期为八月至十月,禁止采挖幼苗;
  (三)关黄柏应当从黄檗原木、采伐剩余物上剥取、禁止剥活立木;
  (四)刺五加的采挖期为八月至十一月,禁止采挖幼株;
  (五)五味子的采果期为九月至十一月,禁止割藤和采摘不成熟的果实;
  (六)防风的采挖期为五月至十月,禁止采挖幼苗和抽苔打籽植株;
  (七)甘草、龙胆草、黄芩、远志、细辛、桔梗、知母、柴胡、黄芪、升麻、赤芍、苍术、穿山龙的采挖期为六月至十月,禁止采挖幼苗;
  (八)满山红的采摘期为七月至九月,禁止用割折枝条的方法采集;
  (九)芡实的采收期为九月至十月;
  (十)红景天的采挖期为七月至九月,禁止采挖幼苗。
  第十一条 禁止猎捕国家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人工驯养繁殖需要猎捕的,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采集、猎捕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应当办理采药证。采药证由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印制,县级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核发。涉及到采伐林木和猎捕动物的,应当同时取得相应的许可。
  第十三条 采集、猎捕野生药材物种,禁止使用割藤、剥活立木、投毒、电击等严重破坏野生药材资源的工具和方法。
  第十四条 列入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预警机制的野生药材物种,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同级野生动物植物保护管理部门发布禁采令或者禁捕令,并制定保护、恢复措施和计划。
  第十五条 外国人进行野生药材资源考察、采集、猎捕标本等活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三章 收购与运输

  第十六条 收购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的经营者,应当取得《野生药材收购许可证》。
  第十七条 《野生药材收购许可证》由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印制,县级以上地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核发。
  森工、农垦系统的《野生药材收购许可证》,应当由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核发。
  第十八条 《野生药材收购许可证》应当标明有效期、地域、品种、数量等内容。
  第十九条 取得《野生药材收购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经营中药材的营业执照;
  (二)具有中药专业技术职称或者经过中药专业知识培训的人员;
  (三)具备与收购野生药材相适应的仓储和晾晒条件。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应当依据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野生药材资源中、长期保护和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当年收购数量,报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备案。
  第二十一条 野生药材的收购规格、等级、质量标准,应当依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办理《野生药材收购许可证》,应当向核发机构提交有关文件、资料。核发机构审核后,符合法定条件的,按照招标程序或者申请的先后顺序在五个工作日内予以办理;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告知。
  第二十三条 批量、跨地域运输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的,应当凭《野生药材收购许可证》办理《野生药材运输证明》。
  《野生药材运输证明》由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印制,当地县级以上地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核发。
  第二十四条 收购和运输法律、行政法规所保护的野生动物药材,还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二十五条 公安、交通、林业、森工、邮政、铁路、民航等部门应当对运输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查验《野生药材运输证明》,对无证或者与《野生药材运输证明》不符的,禁止运输,暂扣其野生药材,并及时通知县级以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处理。

第四章 保护区管理

  第二十六条 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建立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
  (一)濒临灭绝状态的稀有珍贵野生药材物种分布的地域;
  (二)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已经遭到破坏,经保护能够恢复自然生态的地域;
  (三)资源严重减少的主要常用野生药材物种分布集中的地域;
  (四)对人体防病、治病具有特殊作用的野生药材分布的地域。
  第二十七条 建立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须征得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森工、农垦系统的管理机构同意,向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八条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应当建立保护组织,制定发展规划和保护管理制度。实行专人负责,完善保护设施,按照批准的范围标明区界,设立标识,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九条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实行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禁止他人擅自进入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采集、猎捕野生药材物种。
  第三十条 采集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内的野生植物药材物种,应当遵循采大留小、采密留稀、划片轮采、采育结合的原则。
  第三十一条 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应当组织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评审委员会的专家每二年对保护区复查一次。

第五章 繁殖与培育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应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单位,鼓励开展珍稀、濒危、道地野生药材物种变家种、家养研究。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中药材种植、饲养基地和野生药材种质资源库,实现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三十三条 中药材种植、饲养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县级以上地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对执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情况实施监督。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对中药材种植、饲养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加强技术指导,将人工培育和繁殖的珍稀、濒危野生药材物种移植或者放回到原有的自然环境中,恢复其野生状态。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未取得采药证,违法采集、猎捕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由县级以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没收其野生药材,可以并处野生药材价值二倍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使用严重破坏野生药材资源的工具和方法采集、猎捕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县级以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应当没收其工具,责令其恢复植被,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 未按照规定的采集期采集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药材物种的,由县级以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没收其野生药材,可以并处野生药材价值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 未取得《野生药材收购许可证》或《野生药材运输证明》,违法收购或者运输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的,由县级以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没收其违法收购或者运输的野生药材,并处野生药材价值二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未按照《野生药材收购许可证》或《野生药材运输证明》规定的有效期、地域、品种、数量收购或者运输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的,由县级以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没收其违法收购或者运输的野生药材,并处违法收购或者运输野生药材价值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 涂改、转借《野生药材收购许可证》或《野生药材运输证明》的,由县级以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没收其证件,处以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管理不善,造成野生药材资源严重破坏的,由县级以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责令其限期抚育更新,恢复资源。逾期未恢复的,由上级行政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履行法定职责致使本行政区域内的野生药材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
(二)违法发放《采药证》、《野生药材收购许可证》和《野生药材运输证明》的;
  (三)对举报案件不及时立案查处的;
  (四)私分、截留以及违法处置罚没的钱款或者野生药材的。
  前款规定私分和截留的钱物由上级行政机关上缴财政。
  第四十四条 未经批准,外国人进入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野生药材资源考察、采集、猎捕标本等活动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及其他相关机构依法没收的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活体野生动物药材物种,应当移送同级野生动物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对依法没收的野生药材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款项上缴财政。
  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1987年3月7日黑龙江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6次会议通过的《黑龙江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4月16日黑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黑龙江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和1989年5月1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的《黑龙江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聘请经济顾问办法(试行)

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连云港市人民政府聘请经济顾问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聘请经济顾问办法(试行)》已经市十一届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聘请经济顾问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吸引国(境)内外友好人士参与和支持我市建设事业,集思广益,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加快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具备以下条件的市外人士,包括外国人、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以及其他非本市的国内人士,经本人同意可由连云港市人民政府聘请为市政府经济顾问:
    (一)长期关心支持连云港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积极推动和促进我市经贸、文化、科技合作,愿意为连云港市发展献计献策、作出贡献;
    (二)具有某学科、领域理论或技术专长,获得教授、研究员或其他相应技术职称,以及在有较高知名度、较大影响力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担任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
    (三)具有良好社会声誉。
    第三条 聘请市政府经济顾问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组织推荐经济顾问应当在征得本人同意后,向市政府办公室推荐;
    (二)市政府办公室受理后,属外国人的,转市外事办公室提出拟办意见;属华人、华侨的,转市侨务办公室提出拟办意见;属港澳同胞的,转市外事办公室、市侨务办公室提出拟办意见;属台胞的,转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提出拟办意见。同时要转市有关部门征求意见。
    (三)市政府办公室在各相关部门初步审核后,征求相关领导意见,并报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审阅。
    (四)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五)市人民政府举行聘任仪式,颁发由市长签名的市政府经济顾问聘书。
    第四条 市政府经济顾问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应邀到我市开展调查研究、专题研讨、决策咨询等活动;
    (二)就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重要决策或重大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每年为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提出或提供有重要价值的建议或信息;
    (四)为我市作出其他贡献。
    第五条 市政府经济顾问享受以下待遇:
    (一)应邀到我市参加庆典或其他重大活动时,享受贵宾礼遇;
    (二)自行在我市活动期间,有关部门或单位应当在食宿、交通、参观、就医等方面提供方便;
    (三)应邀到我市开展调查研究、专题研讨、决策咨询等活动,或为我市招商引资、项目争取等做出贡献的,由市政府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报酬或奖励。
    第六条 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市政府经济顾问的日常联络工作:
    (一)定期向经济顾问寄送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关资料;
    (二)及时整理经济顾问提供的信息和关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送市领导参阅;
    (三)组织协调经济顾问在本市的各种活动;
    (四)重大节庆期间,向经济顾问发函发电慰问。
    第七条 市政府经济顾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解聘:
    (一)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受到责任追究的;
    (二)有严重损害我市利益、形象和声誉行为的;
    (三)两年内与我市无任何联系的。
    第八条 经济顾问实行聘期制,聘期为三年。三年后不再续聘的,与市政府经济顾问的关系自行解除。
    第九条 本暂行办法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暂行办法自2004年11月起试行。